大学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大学第七章正文及译文
原文:
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;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;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
译文:
大道行之,天下为公,选拔贤能,强调诚信,促进和睦。因此,人们不仅亲近自己的亲人,也不仅关心自己的孩子,使老年人有安享晚年的地方,年轻人有发挥才华的机会,幼儿有专人照料,贫弱、孤独、残疾的人都能得到照顾;男性有工作得分配,女性有归属感。物品如果被扔弃在地上,就会被视为恶劣,不需要藏在自己身上;个人力量如果不用于造福他人,也不必为自己而存在;因此,人们不会谋求利己而不关心他人,不会偷盗乱贼而危害社会的安宁,家门不需要关闭,这就是所谓的大同。
【大学第七章正文及译文】
原文:
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言前定则不跲,事前定则不困。行前定则不疚,道前定则不穷。可与共学而不可与逆道,可与处乎而不可与言传。言传则失,身行而后可。河出图,洛出书;圣人则之,终不倦。可与学而不可与逆问,可与问而不可与诤言。诤言则失,身谋而后可。河出宝,洛出币;圣人则之,宝币满。言闻于上,事见于下;庶几夫子之道孔德之容与?父为大,君为次,子为小。【大学古文注】自古以来,受尊敬的是父亲,地位尊高的是国君,次之是儿子。
译文:
凡事如果预先考虑,则能成功,如果没有提前计划就行动,就会失败。言语事先准备好,就不会出差错;事情事先安排妥当,就不会感到困扰。行动之前有计划,就不会感到疲惫;道义之前有定位,就不会陷入困境。可以共同学习的道理,而不能与背离正道的人交往;可以与一起共事,而不能和口头传道的人交往。只靠言传往往会失去真正的意义,只有通过自身行动,才能真正地学到东西。河流中流出图形,洛水中泛起文字;圣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授知识,永不知足。可以与人一起学习,但不能与背道而驰的人争论;可以向人提问,但不能与固执己见的人争辩。因为争辩常常会失去真正的意义,只有通过自身的筹谋,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。河流中涌出宝贝,洛水中翻滚着币值;圣人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播智慧,宝贝币值遍布。言语传闻于上层,事情见证于下层;这样,岂不是显示了仁者的道德修养和容貌?父亲是最重要的,君王次之,儿子是最次要的。(大学古文注:自古以来,受尊敬的是父亲,地位尊高的是国君,次之是儿子。)
【文章】
思维步骤,就是一种有计划、有目的的思维方式。在《大学》第十六章中,人们可以从几个方面了解到思维步骤的重要性。在大道行之中,人们要选择贤能之人,强调诚信,以达到和睦共处的目的。这表明了思维步骤在选拔人才、建立信任等方面的重要性。在大道行之中,人们要关注全局,照顾到各个群体的需求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。这展示了思维步骤在解决问题、平衡利益等方面的重要性。再次,大道行之中,人们要追求大同,即人人平等、和谐共处。而要实现大同,人们需要有步骤地考虑自己的行为、言语,避免与逆道者交往,以及如何与他人一起学习、工作。这说明了思维步骤在自身修养、理解他人等方面的重要性。
而在《大学》第七章中,人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思维步骤的重要性。在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中,人们必须提前计划、预先考虑,才能取得成功。这强调了思维步骤在规划、决策等方面的重要性。在可与共学而不可与逆道中,人们需要通过自身行动来学习,而不是仅通过言传。这表明了思维步骤在实践、行动等方面的重要性。再次,在言闻于上,事见于下中,人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传播智慧,取得真正的成果。这展示了思维步骤在交流、影响他人等方面的重要性。
《大学》第十六章和第七章中所描绘的内容,都强调了思维步骤的重要性。无论是在选拔人才、解决问题,还是在自身修养、影响他人,思维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。因此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应该注重思维步骤的运用,通过有计划、有目的的思考,使我们的行动更加有针对性、有效性,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够在个人成长的同时,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。